铆焊平板热处理辅助措施:
一、时效处理。为了进一步提升尺寸稳定性,淬火、回火后,再在120~150℃进行24~36h的时效处理,这样可去除铆焊平板残余内应力,增加尺寸稳定性而不降低其硬度。总之,铆焊平板的热处理为除了要进行一段过共析钢的正常热处理之外。还需要有三个附加的热处理工序,即淬火之前进行调质处理、正常淬火处理之间的冷处理、正常热处理之后的时效处理。
二、淬火和低温回火。铆焊平板为过共析钢,通常采用不全部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现在确定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降低淬火温度并进行预热,以减少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差及淬火应力。
三、冷处理。高精度铆焊平板在淬火后需要进行冷处理,以减少残余奥氏体量。从而增加尺寸稳定性。冷处理温度一般为一70—-80℃并在淬火冷却到室温后立即进行,以免残余奥氏体发生陈化稳定。
四、调质处理,其目的是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,以减少淬火变形和提升铆焊平板加工的光洁度。
铆焊平板的技术要求:
一、若平板工作面上设置螺纹孔(或沟槽),其部位应不高于工作面。
二、铆焊平板使用磨损后,可以重新修刮恢复其精度。
三、精度等级为0级~3级的平板工作面上,直径小于15mm的砂孔允许用相同材料堵塞,其硬度应小于周围材料的硬度。工作面堵塞的砂孔应不多于4个,且砂孔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m。
四、平板应采用细密的灰口铸铁等材料制造,其工作面硬度应为170~240HB。
五、平板工作面通常采用刮削工艺。对采用刮削加工的3级平板工作面,其表面粗糙度Ra大允许值为5μm。
六、铆焊平板可用涂色法检验零件平面度,具有准确、直观、方便的优点。在经过刮研的铆焊平板上推动表座、工件比较顺畅,无发涩感觉,方便了测量,确定了测量准确度。
七、铆焊平板的铸铁质量和热处理质量对平板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:或因残存较大内应力使工作面变形;或因不抗磨损使精度不能保持;或因刮削困难得不到数值小的粗糙度。因此使用铆焊平板注意铸铁材料的选择,采用时效处理等方法去除铆焊平板的残余应力。
八、铆焊平板工作面不得有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砂孔、气孔、裂纹、夹渣、缩松、划痕、碰伤、绣点等缺陷。
九、铆焊平板的铸造表面应清楚型砂且平整,涂漆。
十、铆焊平板应去磁和稳定性处理。
十一、平板相对两个侧面上,应有安装手柄或吊环装置的螺纹孔(或圆柱孔),且装置位置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因搬运而引起的变形。
铆焊平板时效处理的优点:
一、降低地轨脆性,(使地轨较具有韧性)去除或减少内应力,钢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内应力和脆性,如不及时回火往往会使钢件发生变形甚至开裂。
二、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,工件经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,为了达到各种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,可以通过适当回火的配合来调整硬度,减小脆性,得到所需要的韧性,塑性。
三、稳定工件尺寸。
四、对于退火难以软化的某些合金钢,在淬火(或正火)后常采用高温回火,使钢中碳化物适当聚集,将硬度降低,以利切削加工。
铆焊平板的方法有以下几点:
一、铆焊平板平面波动量:
把平面波动仪放在平台工作面上,沿任意一直线方向移动平面波动仪,移动距离为平台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且不应小于200mm,取平面波动仪的指示表(分度值为0.001mm)上在值与小值之差,即为被检平台工作面的平面波动量。
二、铆焊平板挠度:
检测装置放在铆焊平板工作面上,在不加载荷时,将扭簧比较仪测头与工作面相接触(为使测量准确,测头与工作面之间可放一块薄量块)且记下读数,然后根据表5规定的额定载荷施加力且记下读数;两次读数之差即为铆焊平板工作面在额定载荷下的挠度值。
三、铆焊平板接触点面积的比率:
铆焊平板工斜面上涂上显示剂,在不低于其精度等级的平台上研合,在铆焊平板上显示出明显的接触点,然后用一个50mm×50mm范围内刻划有2.5mm×2.5mm的400个小方格的透明薄板,置于铆焊平板工作面的任意位置上,依次观察每个方格内包含接触点所占面积的比例,求上述比例数之和,除以4即为所检测部位的接触点面积的比率,为取得典型的数值。应在另一位置上测出接触点面积的比率,求出两次结果的平均值。